🌏 東方與西方的視角
- 東方:宗教是「與神合一」的體驗,是三摩地(samadhi)——與存在合一,不分離但成為一。
- 西方:宗教是「與神和好、與父母和好」,是一種重新選擇與神修好的過程。
📖 宗教的字義解析
西方語源:Religion
「宗教」(Religion)源自拉丁語 religio,其演變蘊含深刻的神人關係:
- 西塞羅:使用 relegere(反覆誦讀、默想)或 religere(重視、小心考慮)。
- 奧古斯丁:使用 religare(重新結合)來描述人與神、靈魂的聯盟;用 re-eligere 表示信仰上的重新抉擇與修好。
Religion 是人對神聖的信仰、義務與崇拜,是神與人之間的結合與修復。
在西方,說到人與神之間修復、和好,自然指的是亞當、夏娃被上帝趕出伊甸園這件事。
與神和好、與天父和好,也隱含著與父母和好的意思。
與神和好、與天父和好,也隱含著與父母和好的意思。
此外,英文中的 synthesize(綜合)與 synchronization(同步性)也暗示了與神同在的經驗:
- sam:一起、共
- adhi:上帝、神
東方語源:三摩地 Samadhi
- 三摩地:意指「與神合一」、「與存在合一」。
- 中文「宗」字:代表「根本、源頭」,宗教即是探尋源頭的教導——人類、生命、宇宙的源頭。
梵文中,宗教的意思是「帶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或稱作「帶你走向真理的道路」
🔬 宗教與科學的分野
科學 | 宗教 |
探尋宇宙 | 探尋真理、源頭 |
客觀經驗 | 主體經驗 |
問「它是什麼?」 | 問「我是誰?」 |
宗教性的人不追求知識,而是與生命共舞、與存在合唱。他臣服於存在,努力達至和諧與合一。
🧭 宗教 ≠ 信仰
- 宗教:是一條路,需要個人親身經驗與探尋。
- 信仰:是別人告訴你的答案,是借來的,不需自己去經驗。
🧑🤝🧑 宗教 ≠ 宗教團體
- 宗教:個人的、內在的、完整個體性的探索。
- 宗教團體:群眾的、外在的,往往排斥個體性。
🪞 結語
宗教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存在的融合。它不是關於「知道」,而是關於「成為」。
它不是關於「相信」,而是關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