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

WIKI
notion image
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伊斯蘭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國教1
因信徒在火前禱告而又得名為拜火教(俗稱),在中文稱為「祆教」、「火祆教2或「白頭教」。
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屬西方理論定義下的二元論,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3
瑣羅亞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進入到羅馬帝國以及印度的佛教等宗教之中,現今西方聖誕節即為密特拉節。
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區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響力。
此教的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出身於米底王國的一個貴族騎士家庭,
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聲稱受到神的啟示,破斥當時的多神教,宣說火祆教,
但受到當時的多神教祭司的迫害。
直到42歲時,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波斯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另有說法瑣羅亞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瑣羅亞斯德教也非他首創,有源自更遠古的繼承。
 

教義[編輯]

notion image
瑣羅亞斯德
阿胡拉·馬茲達是代表光明的善神,阿里曼則是代表黑暗的惡神;
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
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馬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來源請求
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天堂地獄,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接受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盪除罪惡而復活。
種植是善行,所以種植者又叫雅利亞人。
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意思是「知識」,也叫「波斯古經」,主要記述瑣羅亞斯德的生平以及教義。
原有21卷,根據後來瑣羅亞斯德教的傳說,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認為信仰瑣羅亞斯德的波斯人太勇於作戰,故毀瑣羅亞斯德教所有經典,所倖存下來的《阿維斯陀》僅有一卷,而在希臘留有的一部完整21卷抄本,後來散佚。
在波斯薩珊王朝期間,瑣羅亞斯德教復興,這一卷《阿維斯陀》被拼湊、補齊成為21卷,但與原來的版本已不盡相同。

善惡二元論和瑣羅亞斯德教的眾神[編輯]

阿胡拉·馬茲達和其他善神[編輯]

主神[編輯]

  • 斯奔逹·麥紐(Spenta Mainyu,即「聖靈」):斯彭塔·曼紐與惡神阿里曼是孿生兄弟,斯彭塔·曼紐參與了阿胡拉·馬茲達的創造,成就了一切善的事物。一説斯彭塔·曼紐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化身。
  • 沃胡·摩那(Vohu Manah,即「善靈」):瑣羅亞斯德教的保護神,保護著牧民和其牲畜。
    一説沃胡·摩那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兩大分身之一,代表了阿胡拉·馬茲達的智慧和善良,被視為阿胡拉·馬茲達與人的靈魂交往的媒介。

從神[編輯]

  • 阿莎·撾西史達(Asha vahishta,即「真理」):阿胡拉·馬茲達的從神之一,代表了阿胡拉·馬茲達的至誠和聖潔,與代表謊言的惡魔德魯傑(Drūj)相對立。在《伽薩》中阿沙·瓦希什塔與聖火關係密切。後被奉為火神。
  • 克沙特拉·外利雅(Khshathra Vairya,即「權威」):阿胡拉·馬茲達的從神之一,代表了阿胡拉·馬茲達的威嚴和仁政,負責救助窮苦百姓。後被奉為金屬神。
  • 斯奔逹·阿爾麥蒂(Spenta Armaiti,即「虔敬」):阿胡拉·馬茲達的從神之一,代表了阿胡拉·馬茲達的謙恭和慈愛。後被奉為土地女神。
  • 豪而撾逹(Haurvatat,即「完美」):阿胡拉·馬茲達的從神之一,代表了阿胡拉·馬茲達的完美和健康。後被奉為水的女神。
  • 阿梅雷逹(Ameretat,即「不滅」):阿胡拉·馬茲達的從神之一,代表了阿胡拉·馬茲達的永恆和不朽。後被奉為植物女神。

阿里曼(安格拉·曼紐)和其他惡神[編輯]

  • 阿給摩那(Ake Mana,即「惡意」):為六大惡魔之一,被他所掌控的人將會失去分辨正邪善惡的能力。
  • 薩魯瓦(Saruwa,即「無秩序」):六大惡魔之一,據說他在世界滅亡的時候會被灼熱的融鐵所滅。
  • 逹婁摩蒂(Taroumati,即「背教」):六大惡魔之一,女性惡魔,潛伏在人心之中。
  • 忉威(Taurvi,即「熱」):為六大惡魔之一,他使植物乾枯,生育毒草。
  • 哉里莎(Zairisha,即「飢渴」):為六大惡魔之一。
  • 伽那沽˙梅耨沽(Ganaagu Meinougu,即「破壞靈」):為六大惡魔之一,相傳是惡神阿里曼(Ahriman)的別名之一。

創世[編輯]

善神阿胡拉馬茲達從光中產生。惡神安格拉曼紐隱藏在黑暗中。他們各自獨立。
阿胡拉馬茲達創造天使,之後創造了整個宇宙,先是靈,之後是物質。
他再創造了完美的人的原型:伽約馬德(Gayomard),還創造了一頭公牛。
與此同時,代表著破壞和毀滅本能的安格拉曼紐創造了魔鬼,和各種邪惡的生物。
他為每一個善的物都創造了一個對等的惡的物,但是創造不出人的對等物。
於是,安格拉曼紐入侵了宇宙,讓人和牛感染上了死亡。
但與此同時,惡的勢力也被限制在宇宙中,不得逃出。
從將死的人和牛中,產生了一些種子。從牛的種子中誕生了所有善的生物,從人的原型的種子中誕生了最早的一對人類夫妻。4

祭祀儀式[編輯]

notion image
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馬自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是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所以廟中都有祭台點燃神火,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接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過繁複的儀式。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水、土都是神聖的,不得玷污。
教徒死後僅能天葬,即放置特定聖域(寂靜之塔)任由兀鷹食其屍體5

傳播[編輯]

notion image
瑣羅亞斯德教在中東迅速傳播,成為阿契美尼德帝國國教6
後來阿拉伯帝國征服波斯,在伊斯蘭化過程中,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伊斯蘭教排斥,被迫向東遷徙,部分進入印度,部分通過西域進入中國。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受到當時南北朝時代的北朝許多皇帝的支持,唐朝時也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直到歸義軍時期的敦煌仍然流行祆教,並與景教摩尼教合稱「唐代三夷教」,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今天的伊朗境內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規模都很小,也舉行宗教儀式,內有長年不滅之聖火。於山西太原發現的隋朝時期的虞弘墓是研究瑣羅亞斯德教文化在中原的第一手資料。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但教義融合了大量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教義78。中國國內常不加區分的將瑣羅亞斯德教與摩尼教統稱為「拜火教」,含義比較混亂。實際上二者並不是同一種宗教,二者關係類似於猶太教基督教的關係。

人口[編輯]

帕西人[編輯]

主條目:帕西人
在8-10世紀間,一部分堅持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人,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帶。這些波斯移民在印度被稱為「帕西人」,全世界帕西人的數量估計不足10萬人9,仍信瑣羅亞斯德教,主要從事工商業,操古吉拉特語。雖然這些帕西人並非穆斯林,但這是在印度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帕西」一詞,按《大英百科全書》的解釋:「『帕西』一詞,其意為波斯人,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徒之後裔。」可見,自中世紀起在印度出現的「帕西」一詞是「波斯人」之意。後來,隨著伊斯蘭教在南亞次大陸的廣泛傳播,在印度民間流行的語言中,「帕西」一詞的詞義逐漸擴大了範圍。
鴉片戰爭以前,已有帕西人到廣州經商。廣州的長洲島上有巴斯教徒墓地,墓地原已荒廢失修,2002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完成修繕。
在香港,帕西人以做買賣起家,其中也有部分是以販賣鴉片起家10。原來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在銅鑼灣以「白頭教」之名建立一所神廟,此廟在1990年代改建為善樂施大廈。香港比較著名的帕西人有香港大學創辦人之一的麼地律敦治醫院名字來源的J.H.律敦治天星小輪前身九龍渡輪公司的創辦人米泰華拉11。香港的其它祆教教徒,還包括1865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香港總商會的創辦委員,不少瑣羅亞斯德教徒也是聯交所上市公司董事。此外,香港旭龢道碧荔道也以瑣羅亞斯德教徒而命名12,香港現時亦有名為祆教墳場的帕西人墓地。
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下方,有一個白頭墳場,也是祆教教徒的墓地。
在今天的伊朗,雖然把伊斯蘭教什葉派定為國教,但為了保護波斯的歷史文化,國家法律上還是允許了祆教作為合法的宗教。亞茲德是伊朗最後的祆教據點,大約還有3萬名祆教教徒居住在這一帶。13在今天的印度,亦有約9.2萬帕西人的後代信祆教。14

庫爾德人[編輯]

主條目:庫爾德人
近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庫爾德人開始復興祆教,聲稱在2015年有10萬信徒15。祆教正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尋求官方地位16

相關著作[編輯]

  • 1885年尼采名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獲譽為是人類哲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查拉圖斯特拉」實際上就是「瑣羅亞斯德」的另一種音譯(中國古書中則稱為「蘇魯支」)。
 
Zarathustra 和Hazrat Inayat Khan的倫理學和宇宙學
 

內容

介紹

對古代先知Zarathustra(也稱為Zoroaster)的教義的考察可以揭示現代蘇菲派神秘主義者Hazrat Inayat Khan的見解,Inayat Khan的視野也可以闡明Zarathustra的信息。本文討論了兩者共有的一些主題。

兩位老師

哈茲拉特(這個名詞是光榮的意思,是光榮的意思)伊納雅特·汗(Inayat Khan)於1882年出生於印度,於1910年來到歐洲和北美。在接下來的十七年中,他宣告了自己所謂的蘇菲精神自由的信息,這是神聖團結的信息。專注於愛情,和諧與美麗的主題。他創立了今天所謂的Inayati教令,並在世界範圍內繼續他的教學。1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Zarathustra住的地方或他教書的時間,但是他的出身很可能是在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的Khorezm地區,靠近大歐亞草原的西端。2 該地區乾燥多塵。曾經浩瀚的阿木河(Amu Darya)河,希臘人稱之為“奧克蘇斯(Oxus)”,只是一條棕色的trick流。毫無疑問,在Zarathustra時代,該地區更濕潤,更肥沃,因為蘇聯對灌溉用水的大規模轉移在不久的將來。3> Zarathustra的文化是游牧民族和牧民,他的處境似乎溫和。在他的一首讚美詩中,他祈禱上帝只用十匹母馬,一匹公馬和一頭駱駝來獎勵他。4
該地區的自然風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峻,給了他靈感。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說,
Zarathushtra教導[人類]看到神的美麗,並通過注視水,天空和自然來敬拜他。這是明智的建議。當我們看到大自然的無限時,我們的思想自然就會變得敏銳,我們的心會變得更大,並且我們開始在那裡看到神的痕跡比在世俗活動中更多。……與自然面對面會給人心靈膨脹的感覺,而自然會使靈魂醒來。5
Zarathustra的覺醒靈魂促使他向自己的人民傳達信息。

先知

Zarathustra被適當地稱為第一先知。他談到後來在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中發現的主題:一個單一的普世神,善與惡,魔鬼,天堂和地獄之間的鬥爭,以及最終走向世界的末日。他向一個朝聖的人們致敬,他們崇拜印度裔歐洲的祖先神靈,其中有許多神靈,惡魔和神靈。相反,他宣布了一些激進的想法:6
  • 只有一位上帝,而不是其中一位。上帝被稱為阿修拉·馬自達(Ahura Mazda),大致上是“明智之主”,是善良之神。 
  • 人們崇拜的所有其他神靈僅是Ahura Mazda的特質,只是部分瞥見。諸如戰爭,破壞和貪婪之類的邪惡神靈是人類卑鄙傾向的反映。他們都不應該被崇拜。 
  • 世界上善良的源頭是 
    • 阿莎
      ,通常被形容為“真相”,“現實”或“正義”。
  • 世界上的邪惡之源是謊言(7 
    • Druj
      ),不真實或欺騙。後來被人化為超自然生物安格拉·梅紐(Angra Mainyu),這個概念最初似乎是抽象的。
      Angra Mainyu
      表示具有破壞性或惡性(angra)的思想或心態(mainyu)。
  • 每個人都有善與惡之間的自由選擇。遵循善良的道路會導致這一生的幸福,而遵循謊言的道路則會導致破壞。此外,那些追求善良的人死後會有幸福的生活,而那些沒有追求善良的人則會有不幸的生活。
查拉圖斯特拉譴責處死動物的做法殘忍,反對祭祀用的植物豪馬(的SOMA 梨俱吠陀印度),並沒有宣揚火的崇拜。換句話說,他拒絕了當時的宗教信仰和儀式,從而贏得了他的牧師以及統治下的王子和戰士們的蔑視和敵視。他遭到譴責,被社區驅逐出境,與家人和宗族斷絕關係,被迫流放。他前往今天的阿富汗巴爾赫,在那裡受到熱烈歡迎並成為朝廷祭司,過著和平的日子。8
我們對Zarathustra的性格知之甚少,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出他展現了Inayat Khan歸因於預言性氣質的特徵:
並不是先知給世人的一切都是用言語給出的,但是不能用言語給出的一切都是沒有言語的。它是通過他的氣氛給予的,它是通過他的存在給予的。它是由他內心湧出的偉大愛所賜。它以他的善意一眼給出,也以他的祝福給出。然而,大多數默默地奉獻給了世俗的感覺。9
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說,先知是使者:
上帝用神的舌頭對先知說話,而先知又用[人類]的語言來解釋它,使他們易於理解,試圖用世俗的語言來表達最微妙的思想。10
在東方,先知被稱為Payghambar。…[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傳信者”,這個詞是指那些不時需要喚醒某個社區,國家或種族的神聖信息的聖人。人。11
第一位先知扎拉圖斯特拉(Zarathustra)將神聖的信息帶給了霍列茲姆(Khorezm)人民。

Zarathustra之後的波斯宗教

Zarathustra帶來了神聖的信息,但是在他去世後,古老宗教的元素又悄悄地回到了過去。神靈變得更加突出,並恢復了使用聖火,古代的火神崇拜也一直延續到今天。到公元前六世紀,Ahura Mazda的宗教已成為波斯的官方國教。
圖1 – Faravahar,波斯的國教象徵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打敗了它(猶豫稱“偉大”為殘酷的大狂),該宗教在亞歷山大大帝分裂後重新崛起,但變得越來越僵化和僵化,規則氾濫,一套複雜的純潔律法,並對那些不遵守的人施加嚴厲的迫害。12 在七世紀阿拉伯人接管伊斯蘭教並成為官方宗教之後,扎拉特胡斯特拉(Zarathustra)宗教逐漸衰落,如今生活在印度的帕爾西(波斯人)社區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零散地方。
那麼,如果它是如此晦澀,為什麼還要研究它呢?因為它的一些基本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宇宙秩序

考慮一下Asha,它被翻譯成“現實”和“真相”。13 克萊蒙特大學研究生院教授詹妮·羅斯博士說:“ 阿莎 可以被翻譯成'秩序'或'排列成宇宙的內聚力',因此在'應有的意義上'是'正確的'。 “ 14 古人模糊現實之間的區別,什麼現實是描述性的語句,什麼現實的應該是規範性的陳述,但問題是,根據這一概念有一個命令或凝聚力,什麼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能辨別秩序並與之和諧相處,我們的生活將是美好的,即充實而快樂。
圖2 –烏茲別克斯坦的幾何符號表明有序的現實
而且我們確實可以辨別出該順序,因為它在我們周圍以及我們所生活的生物系統中可見。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說,
扎拉索特拉(Zarathushtra)的精神修養源於他與自然的交流。他欣賞,崇拜和崇拜自然的無限,他看到智慧隱藏在整個創作中。……對於那些跟隨他走上精神修養之路的人來說,他展示了自然的各個方面,並幫助他們了解了一切背後的潛能。
扎拉蘇特拉(Zarathushtra)教導的敬拜方式是通過向自然致敬來敬拜上帝。因為大自然向靈魂暗示了無盡而無限的一切。15
Zarathustra認可並重視有序的自然系統,這些系統促進了增長和福祉。他說:“珍惜善心的Thy Way的人本人就是豐富與繁榮的推動者。” 16 羅斯教授評論,
ashavan [堅持Asha的人] 的良好思想,言語和行動為個人,社區和土地帶來了祝福,增加,和平,整體性和連續性。在追求這一過程中,ashavan 模仿了Ahura Mazda的增產活動,Ahura Mazda帶來了最大程度的收益,用 “最有益” 的綽號表達 。17
這裡的語言全都是我所謂的善良範式,它從可觀察到的利益和傷害而不是遵守道德準則的角度評估行動過程。18 Zarathustra接受了我們現在所說的永續農業:對自然系統的觀察和模仿,以創造大量的自然資源。19 道德上的好選擇,是促進人類繁榮的選擇,是與大自然的運作和諧相處。對元素的照顧(後來的瑣羅亞斯德教主義制定了公民衛生和防止水污染的規定),使我們對健康生態的現代關注成為可能。20
有趣的是,這種和諧的對立面不是不和諧,而是謊言(Druj),對現實的一種欺騙或歪曲,使人們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同於印度的吠陀道德,在印度道德中秩序的對立僅是秩序的缺失,而不同於古典希臘人的信念,就是無知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最早的瑣羅亞斯德教經書中描繪的邪惡是一種有力的惡意表達。將。該dregvant(一個誰堅持DRUJ)主動選擇惡念,言論和行動,延續殘忍,暴力,虐待>和憤怒和壓迫行為。21 許多事物會造成傷害,包括自然災害,野生動物,疾病等,但真正的邪惡卻是人類故意造成傷害的意圖。謊言破壞了信任,破壞了社區的結構。更糟糕的是,說謊者無法感知並採取真正有益,對他或她以及其他所有人都有益的事情。
同樣,倫理學的基礎是觀察到的行為後果。瑣羅亞斯德教很快就充斥著法律和禁令,但是最早的見識只是常識,滿足了阿赫拉·馬自達(Ahura Mazda)對人類福祉的渴望。行為的基本原則是三個:良好的思想,良好的言語和良好的行為(humata,hukhta和hvareshta)。這些都是對人類有益的。22 順便說一下,請注意,它們始於良好的想法。“如您所想,您將成為”,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23

德性倫理

這些道德規定不是規範人類行為細節的法律。相反,它們是美德倫理的一種形式:它們強調令人欽佩的品格而不是道德義務,或者只關注個人行為的後果。24 在這方面,它們更像是猶太人的十誡,基督教的黃金法則和勇氣,節制等的亞里士多德美德,而不是像塔爾木德法則,耶穌會士制和波斯的純潔法則。他們的目的是灌輸品格習慣,以某種方式行事的性格。這些傾向通常被稱為“美德”。因此被稱為“虛擬道德”。例如,與禁止在星期五吃肉的規則或僅要求猶太潔食或清真食品的規則不同,執行良好行為的禁令更為普遍。關鍵是要成為一種善於表現自己的人,而不是僅僅遵守一套規則的人,以此表達自己是誰。
哈茲拉特·伊納亞特·汗(Hazrat Inayat Khan)的《純淨騎士團》及其精神騎士精神規則與之相似。25 這些規則是四十條簡短的禁令,例如“禁止虛假聲明”和“向需要幫助的人自願提供幫助”之類的條件,請學生考慮並嘗試。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給予他們屬靈修煉。該學生每天背誦四十天,然後繼續進行下一遍,這種練習總共需要1600天或大約四年半的時間。累積的作用是訓練一個人的性格,使其比從事練習之前變得不那麼自我中心,更少爭吵,更適應蘇菲派所說的指導精神。
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似乎至少從Zarathustra獲得了他的一些騎士規則的靈感。考慮第一個規則,即“我的良心自我:不要做出虛假的聲明。” 這是hukhta原則的應用,良好的言語。毫無疑問,良好的演講不只是要說謊而不是說謊,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在為期40天的朗誦期間,人們不僅注意到偶爾的誘惑來告訴明顯的虛假信息,而且還注意到所有可以掩蓋真相的小方法。過了一段時間後,除了誠實以外,其他人都會感到厭惡。人們不必通過記住道德規則來克服誘惑。相反,誘惑本身變得更弱了。

宇宙學

Zarathustra和Inayat Khan在他們的世界觀中也有相似之處。
瑣羅亞斯德教的宇宙論是善與惡的標準二元論。在最早的著作中,智者阿魯拉·馬自達(Ahura Mazda)是一切的源頭和創造者。破壞性心態Angra Mainyu是一種缺陷或變態,會導致良好的心態Spenta Mainyu被欺騙。後來,安格拉·梅紐(Angra Mainyu)被提升為反對智者之王的獨立存在。換句話說,撒但與上帝相對。關於這兩種存在的各種神學解釋,不幸的是,引起戰爭和迫害的爭執。魔鬼是與神同等的獨立存在嗎?上帝是至高無上的創造者,而魔鬼是其中之一,儘管它是特別強大的生物?無論哪種情況,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都被視為必須選擇雙方的戰場。
圖3 –現代烏茲別克斯坦沙漠建築的雙重性
但是還有另一種觀念,其根源於草原的古老神秘主義:善與惡,上帝與惡魔都有統一的淵源。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大學的研究員托希爾·卡里姆(Tohir Karim )認為,時間(Zrvana)是使善與惡成為可能的根本力量或起源力量。需要明確的是,這一概念並未出現在瑣羅亞斯德教經典中。卡里姆反而引用了霍列茲姆的傳說和傳統。26 他說
一切的基礎……是時間的圖像,這種強大的力量組織了物質世界中的物體和事件的系統,提供了事件的順序,並使整個宇宙運動。人們甚至認為眾神在時間之前是無能為力的,因為眾神也被視為時間的產物。……[時間]被認為存在於物質世界之前,在自然之外,並使自然在運動中……。Zrvana(時間)在其發展過程中最初產生了兩種精神。他們不是宇宙的創造者,而是強大的Zrvana努力的結果。27
這裡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想法:一切都是改變,而一切都是一個。
時間,不斷發生的事件使一切成為可能。一切都會隨時變化。這種不斷變化的觀念呼應了赫拉克利特斯,並預言了阿爾弗雷德·北·懷特海德的現代工藝哲學。最終真實的不是實質,而是過程。我們這個活著的人,在根本死亡的宇宙中並不是異常。我們對生活的細化一直延伸到最小的元素。
那個時代產生了萬物,這也呼應了許多神秘主義的張力,它們構成了團結,奠定了我們每天生活的多種表現的基礎:道教之道,印度教的婆羅門,佛教的原始思想,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超靈,在艾因索夫猶太卡巴拉,基督教神秘的神性艾克哈特大師,諾斯替所有,而唯一的存在蘇菲。

神秘的團結

Hazrat Inayat Khan的蘇菲教義的核心是神秘統一。在許多地方,他稱上帝為“唯一的存在”。28 他說,認識到神秘統一性是蘇菲主義的基本教義,要早於我們今天所了解的伊斯蘭背景下形成的蘇菲教條。他同意卡里姆(Karim)的話,他說這“對Zoroaster的教學具有當代意義。” 29 他稱蘇菲派為“瑣羅亞斯德教的深奧一面” 30 以及所有其他主要宗教。
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的宇宙論是泛神論的一種形式:
整個宇宙不過是上帝生命的粒子,而絕對是唯一的存在。因此,上帝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上帝。一切都來自上帝,一切歸還給上帝,上帝是萬物的源頭和目標。31
按照這種觀點,“唯一存在”是一個像人的人,其身體是宇宙中所有的物理物質,而心智是所有物理物質的綜合心態。這種觀點需要泛精神主義,即物質的每個要素也都具有心理方面的觀念。此外,它包含這樣一個概念,即所有各種元素的心態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心態,一種內部主觀現實,我們可以稱其為“自我”。正如Inayat Khan所說:“無限的上帝是上帝的自我,所有以名稱和形式表現出來的事物都是上帝的外在表現。” 32
詳細討論泛神論泛靈論超出了本文的範圍。我在別處對待它。33 在這裡,我只想研究一個方面。通常,神秘主義者說善與惡都是“一個”的方面或表現,而成為人類的目的是實現我們與那個“一個”的統一。他們說,陷入二元鬥爭中是錯誤的,好像一方或另一方最終是真實的。但是,如果真是那樣,為什麼我們應該主張善而不惡?如果這兩者都不是最終的現實,那為什麼還要選擇一個而不是另一個呢?
Zarathustra提出了一個答案:因為使自己與商品保持一致,比平常更能使您體驗一體。您必須活著才能實現與所有人的神秘統一,而促進生活的是善良,而不是邪惡。邪惡最終會自我毀滅。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同意:
他沒有錯,他以自己的想像力使上帝成為所有美麗的上帝,擺脫了醜陋。擁有一切最好品質的上帝,擺脫一切邪惡。因為憑著這種想像,他越來越接近人生的每一刻,都離他的靈魂所追求的那個神聖的理想越來越近,一旦他達到了神聖的完美,他就會在其中找到人生的圓滿。34
善與光相似。壞的或有害的,類似於黑暗。如果您生活在黑暗中,您將無法看得很好。您的策略因缺乏信息而受到限制。它們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殘酷有效,但最終會失敗。從長遠來看,它更有效地生活在光線下,並且也更加令人愉悅。是的,光明與黑暗無休止地交替,這是事實,而交替是整體的一部分。如果您生活在那種知識中,那麼您就會開悟。如果您不這樣做,那麼轉向光明會使您更有可能實現這一夢想。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好準備。伊納亞特·汗(Inayat Khan)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35 對於某個進化等級的人來說,所期望的可能與不同等級之一的人不同。36 如果神秘主義對您沒有吸引力,或者您發現宗教世界觀本身(無論是否是神秘的)的可能性不大,那麼瑣羅亞斯德教徒的道德觀念仍然很有意義。Zarathustra擁護我所謂的善良道德37 ,它告訴我們如何過上幸福,和諧的生活:培養良好的思想,良好的言語和良好的行為。